您当前所处位置: 米胖旅游网 > 合肥旅游 > 合肥旅游攻略 > 浪漫感受风情别样包公祠

浪漫感受风情别样包公祠

http://www.mipang.com时间:2011-01-14  来源:米胖旅游网  点击:4521

<p>包拯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清官。包平正生在全国良多处所做过官,但无论在何处为官,包公都能做到任内清正廉正,因而广受尊敬。为了怀想这一历史人物,全国良多包公曾任过职的处所都建有包公祠。除合肥的包公祠外,还有河南开封广东肇庆(古时称端州)、安徽池州天长等地都建有包公祠。而知名度最高、影响最年夜、延续时刻最久的(至今已有934年),当数合肥包公祠。</p>

<palign="center"><imgheight="293"width="450"alt=""src="pg"/></p>

<p><>

合肥包公祠的全称为“包孝肃公祠”,是祭奠包拯的专祠。“孝肃”二字,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,以评价必定包公的忠孝生平。</p>

<palign="center"><imgheight="337"width="450"alt=""src="pg"/></p>

<p></p>

<p>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,三面临水,莲荷盈盈,绿树掩映。因为包拯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,包公祠也是以闻名遐迩,与逍遥津、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年夜胜景事业。<>

包公祠位于包公函化园内的喷香花墩上,据《庐州府志》记实:“喷香花墩,在城东南门外濠中,是包公青少年念书处,本为公祠,蒲苇数重,鱼凫上下,长桥径渡,竹树阴翳。”另据碑文记实: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,明朝弘治元年(公元1488年),庐州知府宋鉴(字克明)见小洲情形风光幽雅,遂将小庙拆除,改建为“包公书院”,并改洲名为“喷香花墩”。1539年,御史杨瞻把“包公书院”易名为“包公祠”。<>

承平天堂时代,包公祠毁于战火。光绪八年(公元1882年),李鸿章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,规模依旧,只增添了工具两院。当祠堂落成之时,李鸿章曾写一匾额,不意中心位置已被其兄,时任湖广总督、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得,挂上“色正芒寒”的横匾。李鸿章欠好相争,又不愿屈居偏旁,只得另写一篇《重建包孝肃公祠记》刻石于祠后。这块碑文此刻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。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筑就是清代光绪年间由李鸿章筹银重建的。<>

公祠年夜门前有一座白底黑框墙,称为照壁。照壁前后正中均绘有一叶青荷,青荷侧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,喻意为出污泥而不染。包公祠年夜门的门楼双方立着一对“抱鼓石”,它与祠内正殿两旁的两只石狮,都是古代象征威严和权力的建筑。据称在古代,只有帝王将相、文武百官的王宫、官衙、府第门前才可以建有。跨过山门,踏着翠色笼烟、波光浮碧上的青石小道,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桥桥头摆布分立两只石狮。越过绿树庇荫下的小桥即是白墙青瓦修建的三合古院。两扇黑漆山门上,是隶书“忠贤将相”、“道德名家”的对联。工具双方侧门,分袂题写着“顽廉”、“懦立”(“顽廉懦立”是成语,意思为使贪心的人清廉,使懦弱的人立志)。整个祠的外不美旁观上去古朴肃静,令人肃然起敬。<>

从山门而入,四方形庭院正中前立台湾喷香客赠予的铸鼎喷香炉,后立新加坡喷香客赠予的铜制喷香炉。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(又称享堂),正中危坐一座巨年夜的包公泥像。泥像高约八尺,一手执笏,一手握笔,古铜色的脸庞上,浓眉长髯,神气端肃静肃。这座泥像为后来重塑,原本的泥像白面长须,手捧朝笏,威严之中又有慈爱之态,斗劲切确地再现包公的原本面容,可惜毁于“文革”之初。包拯泥像的双方分袂是王朝、马汉、张龙、赵虎四年夜护卫的站立泥像。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,正中匾额上的“色正芒寒”四个年夜字,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。<>

左匾上“节亮风清”四字,为清乾隆年间庐州知府肖爬山所题;右匾上“庐阳正气”四字,为光绪年间左锡旋所题。殿的上上下下,处处都可以看到历代文人骚人留下的楹联。<>

包拯泥像的左面陈列着“龙头铡”、“虎头铡”、“狗头铡”。右侧墙壁上,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刻,上刻“宋包孝肃公遗像”。有板有眼的包拯遗像给人以面如铁、气如虹、铁骨铮铮的包苍天形象。这方石刻是清光绪十九年(公元1893年)一位叫徐琪的人,请工匠以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一方石描绘像为底本雕镂而成,据说是包拯的真容。画上的包拯头戴乌纱帽,身着紫罗袍,脚蹬粉底靴,白脸长须,骚人气派。因身段较矮,显得帽翅非分格外长。曩昔,包家子孙在介绍画像的来历时,经常谈及一个传说。说包拯在开封府时,经常要深切现场办案,苍生为了争看他的风度,往往把他挤得寸步难行。后来,仁宗皇帝知道这事,就赐给他一顶特制的乌纱帽,帽翅比此外仕宦要长三寸,并饬令:凡碰着包拯帽翅者,杀无赦。因为包拯爱平易近如子,不忍加害于平易近,所以每逢他步行办案之时,就由随从高声吆喝:圣上有令,碰着帽翅者杀。苍生听到后,便纷纷让出一条路来。<>

享堂的东壁立有一方石刻《包拯家训》。享堂西壁还立有包拯的《乞不用赃吏疏》和他的诗作碑文。<>

正殿的工具两厢是陈列室。东厢陈列有《包拯生平简介》、嘉庆八年版的《合肥县傅郭城图》、《喷香花墩图》、《宋史》和记实包拯事迹的地志书、《包公办案图》,以及包公昔时在贵池手书“齐山”的摩崖石刻拓片等。西厢陈列有包氏宗谱,从宗谱中可以看出自包拯上溯35代,后续37代,共履历了2800多年。其中陈列的《故宫南薰殿藏包公画像》为复制品。由包拯生前老友吴奎撰写的《包拯墓志铭》,因受战乱,碑碎为五块,有三分之一的笔迹恍惚不清。还有出土的包氏族人文物木俑、青瓷喷香熏、影青瓷碗、砚台等。<>

出正殿东行不远,即是一座六角攒尖亭,也就是祠内闻名的廉泉亭。亭内有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。井因亭生辉,亭由井得名。<>

廉泉井为包公生前所挖,原本井上无亭,系只为知足家庭用水的一口通俗之井。因为包平正生清正廉正,后人敬仰包公,故赋予了包公小我及家庭之物良多神秘的传说。传说廉泉井水清官大好人喝了无事,而赃官、不肖子孙喝了城市头痛、闹肚子。明朝人在建筑包公祠时,在井上加盖了亭子,称井为“廉泉”,亭为“廉泉亭”。从此井亭作为一“景”留存至今。<>

光绪二十八年(公元1902年)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撰写了一篇《喷香花墩井亭记》,曰:“闻昔有太守来谒祠,启开汲饮,忽头痛,复堙如故。是说也,余窃疑。命从人开井汲泉,煮茗自饮,味寒而喷香烈,饮毕无异,目而笑谓诸曰:井为廉泉,不廉者饮此头痛欤!”<>

廉泉的井沿上,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,为井绳持久磨擦所致。正对井口的亭子顶端中心,雕有一块圆形彩绘木质浮雕龙像。雕龙反照井内,跟着井水的晃悠,恰似龙影在舞,颇有游龙戏水之景趣,故人们又称廉泉井为“六角龙井”。<>

享堂西边有一座临河而建的小亭,名叫“流芳亭”。小亭为歇山亭建筑,倒挂楣上,雕梁画栋,三面临空,相传是包公幼时念书之后歇息玩耍的处所。<>

此外,祠内近年陆续新建的“包公故事蜡像馆”和“包公函化长廊”也是游人体味包公及参不美观游览的好去向。<>

</p>

相关旅游攻略

还是家乡好

一个人在外地闯荡了六七年,除了积累一些工作经验,其它什么都没有了。当地人总把你当作外地人,心存介备之心,出了一点点事,不管三七二十一,就是外地人的错。 除非你能扎根那里了,否则你就是一个过客,离开那里,你所付出的,你所交的人际圈子,都会随之消失。 回到家乡一年多了,以前的家乡的朋友、同学渐渐的都联系上了,没事的时候一个电话,大家就能聚到一起,喝酒聊天,自由自在......
      阅读全文»

放弃你,不是放弃爱你

 痛苦的不是过去 而是记忆  回首过往的点滴 这段感情就像一个沙漏 哪怕自己已投入的再多 付出的再多 那沙子还是会一点点的流走 到最后握在手里的只是一缕清风 和自己早已被风吹干的泪痕!  却也让你痛的最真 回忆固然伤感亦美好 不如把这点唯一的美好 放在心底收藏至永远 至少 我还有微笑的理由     人生每天都在遭遇着历练 梦想每天都在现实中蹉跎 想你 是一种隐隐的痛 总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 爱会如那
      阅读全文»

紫蓬山

紫蓬山
    雄跨鄂豫皖三省的巍巍大别山,多情地抛出一条带状的山峦,这就是大别山的余脉,自西向东绵延在合肥市西南的长达25公里,生态和人文资源厚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――紫蓬山。     一次次地出游,美景美食总是在我心中犯嘀咕,好想与父母一起来分享这些山山水水,汤汤水水.     3.25日一个星期天,天气特别适合上年纪的人出去游玩,带着父母作了一个一日游.到紫蓬山踏青、上香。     N就住在紫蓬山脚下
      阅读全文»